|
|
|
新闻详细信息 |
|
|
|
|
诗化的家园——读画家李涛的绘画艺术 时间:2008-3-17 9:01:00 点击次数:4125 |
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和中国的现代化、城市化的不断发展,人们越来越疏离了自然和静谧,我们在享受大工业和高科技所带来的优势的同时,也不得不承受着喧闹、嘈杂、快节奏、淡漠的亲情……于是,经济、科技越发达人们就越渴望逃离城市喧嚣,回归自然,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慰藉,尤其是“构建和谐社会”的提出,使自然、和谐、家等词语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。著名画家李涛用画笔描绘了一幅幅他心中的家园,表达出画家独特的创作意识和高尚的精神追求。
读着李涛的画,那平缓的土坡、静静的水面,那葱郁的树林,还有那悠闲斑斓的水禽,仿佛似曾相识,是儿时的记忆?是童话世界?它唤醒了人们心中最深层、最久远的记忆,然后在画面上把这记忆中的树、水、坡、草等物象进行极力的铺陈、膨胀,使这种飘渺的美好的纯洁的感情越来越强烈,可你又明确的感到陌生。这种欲罢不能、欲言又止的感觉再加上画面里点化的色彩和光影,使画面更具有了一种亦真亦幻的、诗一般的情调。在这诗一般的意境和大面积的黄绿色调的环境中,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远处白云、绿水间的一对鸳鸯,它们就是这家园中的男女主人公,悠闲快乐的生活着。此情此景也是画家一直衷爱和向往的。小时侯,过早的离开家乡求学,曾经的漂泊使他比同龄人对家有更多的感悟,而这种情怀,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浓厚,并逐渐转变成一种精神,让李涛在商业化的社会中始终保留心中的那一方净土。
从艺术语言上讲,李涛的绘画基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,并与之有相通之处,如都追求个性情感和超现实的表达以及诗化的写意性,但又与之有不同的面貌。
首先表现在意境方面 传统的文人画尤其明清的一些画家,画面上表现出一种孤傲、枯涩、清淡,有的甚至是霸悍之气,而李涛的画却给人以典雅、恬静、和谐、饱满、灿烂之感。
第二,表现在构图上 传统的文人画简淡、收敛、以少胜多,而且有一些程式,如“三七出枝”、“主辅破”等,而李涛却采用从写生入手的方式,使构图更自由、更灵动,并吸收了西方风景画的优点,整个画面物象很多,很饱满,与传统的“省”、“简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第三,表现在笔墨上 中国画讲笔墨,尤其文人画更把笔墨视作画面的灵魂。李涛在研习传统上下了大力气,早年画大写意花鸟,以石涛、八大、吴昌硕、潘天寿为师,并到北京画院进修一年,后又从事山水画创作,近几年又转到目前的绘画风格,这决不是墨守成规者的妙手偶得,而是植根于传统开出的艺术新花。用笔方面,将工笔与写意融为一体,树干、枝叶采用双勾法,而鸟、水、坡采用没骨法。他的用笔没有大写意的恣肆,也不象工笔的细致,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和谐美、流动美、意蕴美。用墨上,用的不多,只限于坡、石、树的勾皴上,并多采用破墨法,形成点、线、面的有机结合。
第四,表现在色彩上 文人画以墨为色,不注重色彩,而李涛却有意突出色彩。他的色彩运用既有唐代青绿山水的根脉,又有西方印象派的神韵;既有青绿山水的勾填,又有印象派的光影。大面积的使用黄、绿、蓝三种邻近色给人以调和之感,与此同时,又点缀上一些红色系的对比色,如鸟的羽毛、红叶、印章,给画面增添了节奏感。
李涛用优美、恬静的意境和精湛的技巧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幅诗化的家园。他基于传统又大胆创新,屏弃了文人画的孤傲、枯涩;借鉴西方风景画,又与中国画相融合,创造出一种纯属东方的灿烂,并得到了画界的认可。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与努力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丰年,2005—2007年,在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中,李涛十余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,作品被中国美协、中国工笔画协会、深圳美术馆、甘肃美术馆、西安亮宝楼等专业收藏机构收藏,并于2007年12月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,成为一名中国美协会员。
在与李涛的交谈中,他除了谈创作,说的最多的话是“看自己的画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”。画家的不满足实乃国画艺术之幸,欣赏者之幸。
(评论家史新粉: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研究生)
|
|
|
|
|
|